zzt0531

香港,與內地近在咫尺,但對其環衛市場,卻鮮少看到相關報道!
近日,在香港特區名列前茅,但在內地卻名不見經傳的環衛企業碧瑤綠色集團(01397.HK,碧瑤)發布2025年半年報,環衛科技網意圖通過碧瑤,一瞥香港環衛市場!
關于碧瑤:
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加128%
據碧瑤官網介紹,該公司成立于1980年,這個成立時間早于所有內地環衛企業,是一家綜合環境管理方案供應商,提供全方位的環境解決方案,涵蓋環衛保潔、資源回收、廢物管理及收集、綠色科技、綠色產品、園藝綠化工程及害蟲防治。
據碧瑤半年報,集團上半年收益約為13.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8%。整體毛利率由去年同期7.5%增加至9.8%,帶動整體毛利增加約37.0%,至約1.3億港元。期內溢利約為590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28.1%。
清潔服務是碧瑤的核心業務,期內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0%,至約10.8億港元,占集團總收益約79.6%。清潔業務毛利率由去年同期6.4%增加至7.9%,帶動毛利增加27.4%,至約8500萬港元,主要由于集團與政府(指香港特區政府,下同)各部門及不同機構的新清潔服務合約所致。服務場景包括為政府轄下街道、街市、康樂場地、醫院及診所提供清潔服務,其他清潔場地遍及各大學、大型展覽中心、香港國際機場、屋苑及私人機構等眾多不同場所。從半年報內容可以看出,碧瑤的所謂“清潔業務”其實是環衛保潔+物業保潔的合稱。
廢物管理及回收業務于期內收益為約1.5億港元,占集團總收益約10.7%。廢物管理及回收業務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12.9%,大幅增加至19.2%,拉動該業務毛利上升約46.6%,至約2800萬港元,主要受惠于政府積極推動回收,大幅擴展包括廚余的回收點網絡,便利市民參與并有效刺激收集量及綠色科技業務所帶動。
回收方面,集團作為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服務承辦商,為香港數千個回收點提供收集服務(包括塑膠、玻璃樽、金屬、廢紙及廚余)。集團于期內為公共場所及學校的回收箱,提供收集服務。此外,碧瑤亦為香港眾多環保署轄下的“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智能回收機及不同機構,提供回收服務。另外,碧瑤為政府于香港多區負責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以及廚余收集,為市場領導者之一。
綠色科技業務方面,集團贏得為政府供應新一代太陽能廢物壓縮箱的新合約。此創新產品設計具有自動感應投入口及指示燈,在密封式設計下加裝通風、照明及除臭等裝置。同時配備大數據平臺及無線技術實時監控數據,有效追蹤廢物收集點的狀態,策略地部署資源,優化運作效率,并加強對未來措施的規劃。此外,太陽能廢物壓縮箱采用光伏板,依靠可再生能源,大大減低碳排放,可靈活配置于不同場景,適合沒有垃圾收集站的偏遠地區。此產品預計于年內陸續推出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碧瑤正在積極部署智能回收設備。公告稱,目前碧瑤智能回收產品,包括智能回收機、智能廚余回收機及智能磅等已遍及香港不同角落,包括各政府場地及學校、私人屋苑、商業大廈、主題樂園、大型展覧及體育場館等。每日24小時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回收體驗,并有助提升香港整體回收量。
集團與怡和機器有限公司合作位于香港屯門環保園的生物炭工廠,已開始營運,通過熱解技術將園林廢料轉化為高質量生物炭以作各種應用,從而達到“轉廢為材”的目的。
園藝方面,客戶涵蓋大型私人住宅、政府處所、學校、商場、酒店、機場、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賽馬會、香港科學園、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嶺南大學等。集團期內為啟德體育園、香港國際機場、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微型公園及東涌西新發展區提供園藝工程。
蟲害管理方面,集團期內繼續為黃大仙區及大埔區提供蟲害管理服務。此外,集團分別為古物古跡辦事處轄下29個古跡及華人廟宇委員會轄下24間廟宇,提供白蟻防治及監測服務。
目前,碧瑤90.3%的收益來自清潔業務和廢物處理及回收業務,9.7%來自園藝和蟲害管理業務(表1)。
表1 碧瑤各項業務營收及占比

綜上,碧瑤是一家誕生于香港本土,且業務純粹的環衛服務企業,其服務范圍與內地同行高度雷同,按內地的習慣性提法就是,碧瑤的業務包括智慧環衛服務、物業清潔、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園林綠化、蟲害防治等。
碧瑤在半年報中表示,要“積極于香港及以外地區擴張”,并將“適時尋找潛在的并購、合營、或新業務項目,加速未來業務增長”。據悉,目前,碧瑤已在深圳設有辦公地點。
財務健康,
應收款項帳期較短
碧瑤的甲方同樣以政府為主,目前“為政府轄下的五區提供廢物收集服務,服務人口約160萬”,現存未到期合約總額約為30.99億港元。
高額合約在手,有力保障著該公司的未來業績!同時,其財務狀況亦非常健康,像拖欠服務費、應收賬款高企……這些問題在香港環衛市場似乎并不嚴重。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碧瑤“貿易應收款項”合計為4351.4萬港元,其中帳期在30日內的占53.94%,即2347萬港元;帳期超過90日的應收款項僅1423.4萬港元,比例不到三分之一(表2)。與同期13.5億港元的總收益相比,應收款項所占比例極低。
表2 碧瑤“貿易應收款項”及帳期

在表2之后,碧瑤特意附上這樣一段話,“一般而言,根據招標條款,本集團與若干半官方機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訂立的合約并無具體信貸期。就其他合約而言,本集團一般給予介乎30至60日的信貸期,視乎客戶的信用程度及業務關系年期而定”。
看起來,有30至60日的帳期似乎是被視為甲方向乙方的“借貸”?!在香港環衛市場,這可能也是一種企業給予可靠用戶的特別優惠。
在流動資金及財務資源方面,碧瑤在報告中透露,“本集團主要透過提供全面環境服務的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本期內自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約為1.99億港元,去年同期為1.46億港元;可動用現金及銀行結余約為2.91億港元,去年同期為1.28億港元,同比增加約127%。
在資金充裕的背景下,碧瑤的員工待遇也是內地同行所不能及的。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團共聘有包括全職和兼職在內共計10,092名雇員。薪酬待遇一般參考市場條款以及雇員個人資歷及經驗厘定。上半年,碧瑤總員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約為10.68億港元。算下來人均薪酬超過10萬港元,相當于月工資約1.7萬港元。據香港特區政府官方數據,2024年5月至6月,香港每月工資中位數為20500港元。
同期,碧瑤推行職業安全、團隊合作以及行政及管理技巧等多項在職培訓,全面提升前線服務、辦公室支援及管理方面的質素。此外,雇員亦獲得集團的鼓勵、津貼及贊助參加專業機構及╱或教育機構主辦與工作相關的講座及課程。
香港環衛市場綜述:
高速增長+競爭白熱化!
在AI工具的幫助下,環衛科技網整理了香港環衛市場的一些資料。
2024年香港環保產業規模已達到3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擴大至385億元人民幣。作為環保產業的核心組成部分,環衛市場約占整體規模的35%-40%,推算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35-154億元人民幣區間,保持兩位數的年均增長率。
從客戶結構分析,政府部門是香港環衛市場最重要的需求方,約占總市場份額的60%,主要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外判各類環衛服務合約。商業客戶(包括大型商廈、鐵路系統、金融機構等)和住宅物業分別占25%和15%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對專業化、定制化環衛服務的需求增長明顯。
香港本土環衛企業,除碧瑤外,主要還有:
永順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于1983年成立,2020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其業務涵蓋專業環境衛生管理、防疫消毒、廢物管理和環保回收及航空餐飲支援等,服務近千客戶,包括大型商廈、鐵路、銀行等,且被政府納入服務外判商名冊。
太古惠明有限公司:是太古集團旗下企業,現承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廢物處理合約,為新界西北的廢物提供集裝箱轉運服務,還專門為市政、重工業和礦產市場提供水資源及廢水處理、液體/固體分離及生物處理方案。
翠谷工程有限公司:是香港本地的環衛企業,負責新界東南堆填區的運營,為香港的廢物處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寶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78年,最初名為康領保潔用品有限公司,1986年創立寶聯環衛服務有限公司。2013年在香港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業務范圍包括清潔、云石晶面處理及翻新、焗霧及滅蟲、外墻玻璃清潔、廢物處理及環保回收服務等,服務對象包括住宅、商業及工業大廈、政府機構等。
遠東環保垃圾堆填有限公司:主要運營新界東北堆填區,在香港的垃圾處理領域有一定的影響力,承擔著處理大量垃圾的任務。
另外,也有部分內地環衛企業在香港開展業務,例如2025年2月,北控城市資源(03718.HK)子公司中標香港一清潔服務項目,合約總值超5億港元。
目前,香港環衛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部分企業也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甚至虧損的情況。如永順控股2025年上半年營業額達2.42億港元,同比增長3.74%,但受成本上升影響出現762.2萬港元凈利潤虧損;寶聯控股則在清潔服務與廢物處理領域均衡發展,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顯著,但虧損額擴大至730.1萬港元;莊臣控股在政府清潔服務市場表現突出,按2018年收益及市場份額計算,曾位列香港本土環境衛生服務供應商首位,但2025年因市場競爭加劇,年度溢利同比下降7.6%至1600萬港元。
看起來,2025年上半年收益、溢利“雙增”的碧瑤,似乎已成為香港環衛市場的新“一哥”。
那么,在內地環衛市場“內卷”嚴重的此時此刻,環衛企業是否有興趣到香港市場去試一試呢?

zzt0531
談談環衛,談談環境
16
粉絲數
16926
閱讀量
116
點贊量
官宣:環衛科技網是干啥的?
2024-07-17
中再生發起六省八地協同試點,打造再生資源“美團”“京東”!
3小時前
世界廁所日:無論世界如何改變,有一件事是不變的…
6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