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科技網訊,近日,北控環境、廈門市政環能先后宣布旗下垃圾焚燒項目成功完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交易:
· 6月25日,北京朝陽北控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廣州綠色電力交易平臺,成功完成2025年1-4月核發的全部73,841張綠證交易。
· 7月3日,廈門市政環能宣布下屬旭鴻、延鴻兩家公司通過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平臺將近27萬張有效期至2026年底的綠證出售給用能單位,完成了廈門市的首筆綠證交易。
兩個官宣提到的三家公司分別運營著北京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廈門東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南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總計成交約34.38萬個綠證,對應著34.38萬MWh由生活垃圾焚燒發出的綠色電力。
綠證的成功售出讓急需現金流的垃圾焚燒企業得以部分“回血”!但北控環境和廈門市政環能均未公布綠證成交價格。
環衛科技網通過廣州綠色電力交易平臺查詢后發現,至本文截稿時,該平臺7月份綠證交易量為187.63萬個,參考價3.29元/個,6月份參考價略低,為3.16元/個。這樣看來,34.38萬個綠證的成交價或許不會與之相差太多。

圖1 廣州綠色電力交易平臺綠證參考價
環衛科技網注意到,廣州綠色電力交易平臺上的綠證價格較中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平臺低出不少,后者官網上的生物質發電綠證大多數標價為5元/個,少數可以達到6元以上,甚至8元(圖2)。

圖2 中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平臺綠證售價
但不論幾元,與剛剛出道時相比,現在垃圾焚燒發電綠證價格真的不高!
曾記否?2024年1月,來自常州綠色動力環保熱電有限公司的綠證在中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平臺上架交易,創造了垃圾焚燒行業的一個“首次”,當時綠證的標價是30元/個,這幾乎成為垃圾焚燒發電綠證的“標準價”,后續上架的同類綠證基本都是圍繞30元/個來定價。

圖3 一度曾高達30元/個的垃圾焚燒發電綠證
相關文章:垃圾焚燒行業首個,正式上架交易!
但高價之下,成交寥寥。因為當時平臺上風電、光伏發電綠證數量充足,且價格低廉,最低達1元/個,1元的綠證同樣能代表1MWh綠電,那30元/個的綠證自然就毫無競爭力!
當時,環衛科技網曾經預測,隨著來自垃圾焚燒廠的綠證供給量增加,售價將會是一條下行曲線。果然,到了2024年9月,當環衛科技網再次關注綠證,發現部分垃圾焚燒綠證的價格已降到0.5元/個,堪稱“地板價”!

圖4 2024年9月,0.5元/個的綠證
相關文章:垃圾焚燒發電企業,請務必擁抱“綠證”!
一年多來,垃圾焚燒綠證的價格從開盤即巔峰到“地板價”,再到現在的5元左右,走出一波先下行、再反彈的行情,風電、光伏發電綠證的價格趨勢大體上應該也差不多。在中國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平臺上,風電、光伏發電綠證普遍已從2024年1月的“最低1元”升至目前的5元以上,不少都在10元左右,少數甚至能達數十元。
現在看,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的綠證售價似乎在趨同,細想也合理,畢竟不管綠證來源何方,內涵都完全一致,且又全部處于同一交易平臺,會自然形成競爭關系,估計今后再也不會出現1元~30元這樣的巨大價差了。
但趨同并不意味著相同,因為一種商品的價格本質上是由供給量和需求量共同決定的,如果一定要再加一個因素的話,那就只能是政策。
據國家能源局《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共核發綠證47.34億個,同比增長28.36倍。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49.55億個。
這組數據意味著2024年綠證市場供應量井噴。
同期全國綠證交易量達到4.46億個,同比增長3.64倍。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地區交易最為活躍,合計交易綠證達2.4億個,超交易總量的50%。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綠證累計交易5.53億個,同比增長4.19倍。
雖然綠證交易量增長也很迅猛,但很明顯,2024年綠證市場嚴重供過于求!這應該就是2024年綠證價格全面下行的主要原因。報告也證實了這點,“2024年受政策、供需關系等因素影響,全國綠證交易價格呈現震蕩下行態勢,……,2024年全國綠證單獨交易月度均價位于3~24元/個區間,全年均價約為5.59元/個。”
2025這半年,全國綠證市場可能正在經歷一波反彈,反彈的高度取決于政策的力度。
綠證交易其實是個典型的“政策市”!沒有政策激勵,就不存在消費綠證的動力。
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參與綠證交易的消費主體約5.9萬個,同比增長2.5倍,其中企業買家5.54萬家、個人買家3955名。截至2024年12月底,參與綠證交易的消費主體達7.34萬個,其中企業買家6.32萬家、個人買家1.02萬名。
客觀講,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綠證實在太多了,亟須進一步拓寬綠證的應用場景,吸引更多企業和個人來消費綠色電力。
2024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正式出臺,“國家通過實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等制度建立綠色能源消費促進機制”成為法律條文之一,進一步確立了綠證的法律地位。同時《能源法》還規定公共機構應當優先采購、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潔低碳能源及節約能源的產品和服務,能源用戶應當依法履行節約能源義務,各方積極參與綠色能源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隨后,多個省市也出臺鼓勵綠色電力消費政策,例如,北京、內蒙古等省市均要求提高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替代比例;廣東鼓勵公共機構通過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等平臺購買省外綠證;寧夏明確售電企業和電力用戶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最低為34.3%,其中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最低為30%,等等。
除要求并鼓勵公共機構和企業多多消費綠色電力外,筆者認為,如何吸引更多個人加入綠證市場?或許會成為政策的下步關注重點。
環衛科技網預計,在政策的刺激下,綠證消費市場有望在2025年進一步擴大,隨著綠證消費需求的增加,綠證價格也有望繼續保持回升,為包括垃圾焚燒在內的企業帶來更多收益,但期望值也不宜過高,畢竟龐大的供給量在那兒放著呢!
官宣:環衛科技網是干啥的?
2024-07-17
2025年前10月環衛車銷量出爐,新能源同比增長58%
1天前
紐恩馳聯合株洲國資成立北斗智慧環衛公司
1天前
